当前位置: 首页>>mgkp66.com >>nibuav@gmil.com

nibuav@gmil.com

添加时间:    

责任编辑:陈志杰【重要数据】【智通观点】1. 昨天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的发言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媒体和讨论关注的焦点还是在于汇率方面。小编去找了全文来看,谈论的话题很多,汇率只是其中一方面,个人认为这个很难作为汇率政策取向的风向标。2. 在昨天智通举办的中环分析师酒会上,小编也和一些国内外的大行分析师请教观点,聊下来发现大多数人对于目前的市场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主要逻辑还是宏观视角,包括汇率、科技、政策等。乐观和谨慎局部看来都有论据支撑,但结果却只有一个,在验证之前,小编也无法自负的说乐观一定是对的。不过共识的部分是,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比较便宜,现在割肉从交易角度来说不算是明智的做法。但是在主要的卖方观点如此谨慎的情况下,市场有比较强的反弹或者说延续今年前四个月的上行趋势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深圳榕树投资董事长翟敬勇表示,站在当前位置,他仍然看好茅台。“茅台作为奢侈品牌,目前属于供不应求阶段,盈利增长稳定。价升量增,未来继续引领蓝筹新阶段。”私享基金总经理陈建德则认为,茅台短期股价与估值都不便宜。但从中长期来看,在其目前业绩增速、及净资产收益率下,也不贵。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都完美错过了后面的上涨。

今年上半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开始了他的全球“反华为”大巡游:2月,他访问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兰等中欧三国时,告诫各国,不要在本国安装华为的设备,称这样将使美国更难以同这些国家合作。3月,到访菲律宾,说华为“缺乏透明度”、对菲律宾“构成风险”,要其不要与华为达成协议或合同。

1.加大专项债发行力度。专项债可以成为财政发力的主要来源。我们建议:第一,2020年扩大专项债发行至3.5万亿元。2019年新增专项债21297亿元,为了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我们建议可将专项债发行额度扩大至3.5万亿元,较去年增加约1.4万亿左右。第二,提高专项债投向基建比例。过去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是专项债主要投向,投向基建部分仅为26%。我们认为可对专项债结构进行调整,增大投向基建领域的占比,以支持政策发力基建。专项债规模的20%可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起到撬动资金的杠杆作用。若基建投资占比能达到40%,并且其中30%左右可以满足重大项目要求,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则1单位专项债可以撬动0.88单位的基建投资(0.4*0.3*5+0.4*0.7=0.88),一单位投向基建的专项债可撬动2.2单位的基建投资(0.3*5+0.7=2.2)。若2020年专项债发行额度扩大至3.5万亿,则投向基建的资金规模可达到1.4万亿(3.5*0.4=1.4),较去年增加8000亿左右的基建规模,撬动3.08万亿的基建投资。

业绩不佳就更换基金经理?据统计,2018年,东吴基金发布的关于基金经理免任或解聘的公告多达17例。但基金经理的频繁调动不仅没能让基金“峰回路转”,反而某种程度上令相关基金的规模愈发迷你。上述接近东吴基金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东吴)行业轮动最开始发行是股票型基金,后来因股票投资比例变化而自动变为低风险的混合型基金,现在投资人少了很多。

租购并举将成为我国房改的新形势、新阶段我国房地产改革发展自1998年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年的路程,其中有比较重要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年—2002年,在这个阶段,取消了过去的福利分房,取而代之的是要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商品化住房市场形成雏形,居民开始有意识地进入住房市场,但当时住房市场商品化发展还是十分缓慢的;第二阶段为2003年—2007年,在这个阶段,国内的商品化住房市场开始全面启动及房地产市场快速成长,尤其2004年针对土地挂牌制度的“831大限”一出来以后,土地制度的改革引起土地价格快速上涨,之后传导至整个房地产市场,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日后知名的房地产企业;第三阶段为从2008年到现在,这个阶段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的繁荣时期。前期政府出台各种宽松和优惠政策令房价再次全面上涨,房地产的商品属性超过了居住属性,投机客的大量涌入以及各种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入,共同造就了一个以投资为主导的市场。与此同时,政府通过保障房、公租房也在加大着住房保障力度,但房地产泡沫化问题逐渐暴露。目前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就是现在的“租购并举”阶段,笔者认为这个政策十分有必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房改方向,牵扯到三个供给侧的改革,分别是土地、银根和财税的改革,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随机推荐